压电陶瓷: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“法器”
法器的神奇之处往往在于其拥有独特的结构。作为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法器,压电陶瓷具备神奇的结构属性:自发极化。普通的介质陶瓷,只有在外电场作用下才能极化。而压电陶瓷无需借助外电场,仅仅依靠本身的铁电体结构,就能自发极化。不过,压电陶瓷的自发极化与温度有关:在居里温度Tc以上,晶体处于顺电态,不能自发极化;在居里温度Tc以下,晶体处于铁电态,能够自发极化。
压电陶瓷基本都是铁电体:当温度低于居里温度Tc时,晶体中晶胞的离子发生位移,造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,进而产生固有电偶极矩;相邻晶胞产生同样的连锁反应,扩展成为铁电体的基本单元——电畴。注意,产生自发极化的条件是:离子位移后固定在新位置上的力大于位移后的恢复力。
压电陶瓷虽然具备自发极化的独特结构,但作为多晶体,内部电畴的排列方向杂乱无章,极化效应相互抵消,导致宏观不呈现压电效应。极化是压电陶瓷的“激活”方式。所谓极化,就是在压电陶瓷上施加一个强直流电场,使陶瓷内的电畴沿电场方向取向排列;在电场去除后,陶瓷内仍能保留相当的剩余极化强度,也就具备了压电性能。
极化状态可以用电滞回线来描述:压电陶瓷的极化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,在C点达到饱和;若逐渐减小电场强度,极化强度将沿另一条曲线减小,当电场强度降为0时,极化强度保留在Pr点,即剩余极化强度。